2011数学中考模拟试题
今天星空考试网给大家带来有关中考模拟试题的内容,以下关于2011数学中考模拟试题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 1、2011数学中考模拟试题
- 2、初三化学模拟中考的试题
- 3、2012年生物中考模拟试题
星空考试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关于 [] 一些相关资讯,欢迎阅读!
2011数学中考模拟试题

2011年中学中考数学模拟测试卷
一、选择题
1.-5的相反数是( )
A.-5 B. C.- D.5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3x-2x=x B.-2x-2=- C. D.
3.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总占地面积21公顷,建筑面积258000 .将举行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奥运会后将成为北京市具有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其中,258 000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
A.258× B.25.8× C.2.58× D.0.258×
4.一元二次方程 的解是( )
A. B. C. D.
5.两圆的半径分别为2和3,圆心距为5,则两圆的位置关系为( )
A.外离 B.内切 C.相交 D.外切
二、填空题
.
6.已知一组数据:-3、-3、4、-3、x、2;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
三、解答题
7.计算: -22+(tan60o-1)× +(- )-2+(-π)o-|2- |
8.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首长到帐篷厂视察,布置赈灾生产任务,下面是首长与厂长的一段对话:
首长:为了支援灾区人民,组织上要求你们完成12000顶帐篷的生产任务.
厂长:为了尽快支援灾区人民,我们准备每天的生产量比原来多一半.
首长:这样能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厂长:请首长放心!保证提前4天完成任务!
根据两人对话,问该厂原来每天生产多少顶帐篷?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22.甲、乙两人玩“锤子、石头、剪子、布”游戏,他们在不透明的袋子中放入形状、大小均相同的15张卡片,其中写有“锤子”、“石头”、“剪子”、“布”的卡片张数分别为2,3,4,6.两人各随机摸出一张卡片(先摸者不放回)来比胜负,并约定:“锤子”胜“石头”和“剪子”,“石头”胜“剪子”,“剪子”胜“布”,“布”胜“锤子”和“石头”,同种卡片不分胜负.
(1)若甲先摸,则他摸出“石头”的概率是多少?
(2)若甲先摸出了“石头”,则乙获胜的概率是多少?
(3)若甲先摸,则他先摸出哪种卡片获胜的可能性最大?
初三化学模拟中考的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u—64 Zn—65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小题每题2分,9~16小题每题3分)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钢铁腐蚀 B、玻璃破碎 C、铁杵成针 D、酒精挥发
2、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空气 B、水 C、汞 D、氧气
3、化学科学常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化学用语与其含义相符的是
A、3N—3个氮元素 B、O2—氧气
C、Al—铝离子 D、P—1个氟原子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澄清石灰水 B、新鲜空气
C、不锈钢 D、干冰
5、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11 B、元素名称为钠
C、元素符号为Na D、核外电子数为22.99
6、植物在缺氮的情况下,叶色发黄、生长迟缓。这时需施用的化肥是
A、KCl B、NH4HCO3
C、K2CO3 D、Ca(H2PO4)2
7、水晶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SiO2),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3 C、+4 D、+5
8、今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一“东方之冠”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它的主体结构为四根巨型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核心筒。其中钢属于
A、金属材料 B、硅酸盐材料
C、有机高分子材料D、复合材料
9、2010年世界环境日中国宣传周的主题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在我国西部和沿海地区兴建风力发电站
B、力争少乘汽车,多骑自行车
C、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
D、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10、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1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海水经降温结晶可得到纯净的食盐
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它具有乳化作用
C、用铁桶配制和储存农药波尔多液
D、深埋废弃塑料制品,可减少“白色污染”
12、“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A、震后灾区饮用水应消毒处理后才能饮用
B、日常生活中应有合理的膳食结构,不挑食、不偏食
C、胃酸过多的病人应少喝汽水
D、香烟的过滤嘴可滤除一些有害物质,故吸烟对人体无害
13、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某一种:①二氧化碳 ② 氧气 ③ 空气 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A、①或 ② B、②或③ C、①或④ D、③或④
14、下列实验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A、硝酸银溶液滴入氯化钠溶液中 B、稀盐酸滴入氯化钠溶液中
C、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硝酸钠溶液中 D、硫酸钠溶液滴入氯化铜溶液中
15、如右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B、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
C、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
16、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丙三者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甲、乙、丙三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要使t1℃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D、t2℃时,往100g水中加入9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190g甲的溶液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8分)
1、(6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石灰石、氧气、食盐三种物质中选出与下列用途相对应的物质,填写在空白处:
(1)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是 ;
(2)烹饪时用做调味品的是 ;
(3)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 。
2、(6分)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内容:
(1)由C、O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2)由H、C、O三种元素组成无机物的化学式 ;
(3)由H、C、O、Na四种元素组成盐的化学式 。
3、(8分)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2010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为响应这一主题,某中学环保小组的同学配合环保部门,定期对流经我市的徒骇河河水进行取样测试。请根据某日采集的水样回答以下问题:
(1)除去水样中难溶性的固体,需将水样(填序号) ;
①加热 ②过滤 ③蒸发 ④冷却
(2)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少量(1)中所得到的液体,测得其pH大于7,则说明该水样显 性;
(3)由上述数据分析,该河水的主要污染物可能是(填序号) ;
①带有酸臭味的城市生活污水 ②化工厂排放的污水
(4)为了保护徒骇河的水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填序号) 。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4、(8分)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经过一系列加工而制得的极细小的碳酸钙粉末,它的生产过程如下:
(1)A物质是 。
(2)请从①②③三个反应中选择一个,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并指明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 。
(3)二氧化碳有许多用途,请举出其中一例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5、(10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并据此选择上图中 (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干燥并收集氧气的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
6、(12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看到有气泡产生,是不是拿错了药品?经检验确认没有拿错药品,而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 。
【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
【查阅资料】①已知反应:BaCl2+Na2CO3==2NaCl+BaCO3↓(白色)
②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设计实验】依据查阅的资料设计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推断相应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并不断振荡。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
(2)取(1)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则溶液中一定含有 。
【实验结论】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得出的结论是:氢氧化钠溶液 变质(填“部分”或“全部”)。
【进一步实验】该小组同学用变质的溶液制取不含杂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继续完成中和反应实验。请你帮助他们解决下列问题:
(1)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上述杂质可加入适量的 。
(2)借助于 可判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四、判断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7、(10分)有两种外观类似黄金的①Cu—Zn合金和②Cu—Ag合金制品,若实验室只提供一瓶稀硫酸和必要仪器。
(1)你认为能测出合金 (填序号)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取上述(1)中的合金粉末20g放入烧杯中,加入50g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烧杯内剩余物的质量为69.8g。
求:①产生氢气的质量;
②求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2012年生物中考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二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成语是 (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下述四个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
①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遮光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④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③②④①
3.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形态结构相似
B.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变
C.细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组织
D.细胞分化可以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4.右图为叶表皮上的一个气孔,下列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①是保卫细胞,它们成对存在
B.②是气孔,它正处于张开状态
C.②若关闭,蒸腾作用就会减弱
D.②通常是夜间张开,白天闭合
5.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后,得出了如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B.根、茎、叶内的导管是相互连通的
C.筛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附属结构 D.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
6.人们在种植黄瓜、豆角等蔬菜时,往往要用树枝、竹杆等搭架供其生长,这样做的主要意图是 ( )
A.防止植物果实受到地面小动物的损害
B.保证植物体及其果实外形美观、洁净
C.利于实施浇水、施肥、采摘等管理活动
D.利于植物充分地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7.人猿相揖别,具有许多鲜明的标志。以下各项中不属于人猿相揖别的标志是( )
A.产生语言,并用语言交流 B.群居生活,个体分工明确
C.直立行走,手足明确分工 D.能制造和使用复杂的工具
8.2010年青海玉树发生特大地震灾害,有些人长时间被深埋废墟但最终获救。这些幸存者当时生命得以延续的最必需的营养物质是 ( )
A.维生素 B.水 C.蛋白质 D.糖类
9.如右图,小明先松开右手,同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吸气;后松开左手,同时用右手捏紧橡皮管吹气。结果发现乙瓶中的石灰水中明显变浑浊。由此,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人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人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氧气
C.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增加了
D.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10.小丽在医院静脉注射葡萄糖后,感觉到了甜味,这是注射的葡萄糖到达了舌上味蕾的缘故。葡萄糖从手臂到达舌上的味蕾依次经过 ( )
A.肺循环和体循环 B.体循环和肺循环
C.体循环、肺循环和体循环 D.肺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